学院新闻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学院新闻 >> 正文
知行合一践初心 绿水青山育新人 ——江西水利电力大学水土保持学院25林业硕士认知实践课程
发布时间:2025-11-14 发布者: 浏览次数:

近日,江西水利电力大学水土保持学院25林业硕士师生一行赴南昌、峡江、遂川、赣县等地,开展贯穿城市林业、森林培育、森林生态及水土保持四大模块的专业认知实践课程,将课堂延伸至山水之间,践行"知行合一"的教育理念。

城市林业:探寻生态宜居的绿色密码

在南昌,同学们先后考察了鱼尾洲、人民公园、九龙湖、梅岭等地。通过记录海绵城市设施结构、辨识珍稀与乡土树种、分析绿地系统规划等,深入理解了植物在城市生态中的多重功能,建立了系统的植物分类与应用知识体系。

(图:鱼尾洲湿地公园的水景观植物认知)

森林培育:走进林业生产的现代工厂

在江西现代林业产业科技示范园,同学们系统参观了主要造林树种的繁育苗圃,深入了解了苗木管理技术。实地考察了林下道地药材推广示范林,对"林药复合"高效生态经营模式有了直观认识,深刻理解了林业产业多元化发展的巨大潜力。

(图:江西现代林业产业科技示范园交流合影)

作为水利人,师生们还参访了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管理局。围绕"上游水源涵养林建设"和"水利工程边坡植被恢复"等问题,与管理人员开展了深入交流。这次跨学科的实地教学,让林业专业的同学们深刻体会到"林水协同"的重要性,为专业学习开拓了更广阔的视野。

(图: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管理局交流合影)

森林生态:风雨砺行中的红色生态课

在遂川五指峰林场大坝里分场展开了为期三天的生态调查,该课程受到当地高度重视。首日,遂川县委书记、县长一行亲自上山看望师生,现场指导工作并与同学们亲切交流,体现了地方对林业人才的重视和关怀。

(图:遂川县委书记、县长与师生合影)

次日暴雨突至,师生按照预案及时转为室内安全教育,通过观看《荒野求生》纪录片、分析典型案例分析案例等方式,强化学生的风险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。第三天细雨依旧,师生坚持按计划沿红军走过的"十里云锦杜鹃长廊"开展生态调查,在海拔上升近百米的湿滑山路上徒步前行,不仅圆满完成了群落结构调查任务,更在红色足迹中深切感受到不畏艰险、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,实现了专业技能与思想境界的双重提升。

(图:同学们冒雨行走“十里云锦杜鹃长廊”红军路)

水土保持:见证从"江南沙漠"到绿水青山的蜕变

在赣县金钩形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,同学们实地考察了典型的崩岗地貌,见证了这片"江南沙漠"的生态蜕变。通过专业讲解,大家系统了解了崩岗治理的技术与成效。周恩来同志"叫崩岗长青树,让沙洲变良田"的题词,让这段从荒芜到葱茏的变迁更加鲜活,也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水土保持工作的时代价值。实践期间,当地白鹭乡乡长专程前来与师生交流。这位年轻的基层干部勉励同学们:“要记住这片土地曾经的模样,学好专业本领,让绿水青山世代延续。”

(图:白鹭乡乡长在崩岗现场与师生交流合影)

实习总结

此次跨区域、多模块的实习,不仅强化了学生的专业技能,更通过实地考察水利工程、重走红军路、见证生态治理奇迹等方式,培养了学生的系统思维和家国情怀。林业硕点将继续推进这种沉浸式教学模式,为生态文明建设培养更多优秀人才。(文/图 雷蕾)

jiang备05001233号-江西水利电力大学水土保持学院版权所有